置頂 公開 大學長跟你說什麼才叫正確賺錢 !

大衛王

<目前的盤勢該如何處置?>      

 

      剛開始自行摸索股票時, 一般人會看財經台的節目.電視台會邀約投顧老師來解盤,通常前一段時間(至少一年, 避免沒有實力專門騙財的老師)非常準的老師,最近似乎不準了;前一段時間沒啥表現的,反而奇準無比.當你開始信任你觀察很長一段時間的老師,進而跟隨他操作時,你會發現好像都被修理.當你想放棄而投入另一個投顧老師時,事情就像命中注定一樣,新的老師開始不準了,一段時間後再回頭看原來的老師又準了.然後周而復始地不斷交錯循環著.

 

      不管花錢上課學的操盤技術(必需經過歷史回測或實單檢驗)或自行融會貫通的新法,一開始通常勇猛無比,無堅不克.很奇妙的是,當你覺得以後一切妥當時,盤型盤勢開始走的和你熟悉的不一樣.此時一般人會開始感到挫折,漸漸開始懷疑先前工具是否正確,最後受不了內心的煎熬,於是放棄原來自以為傲的法寶,再花錢去找”有效”的工具.更神奇的是原本放棄的操盤法竟又悄悄的創獲利新高;而新的工具反而一蹶不起大賠了.

 

      這種種的一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交易操作最初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賺錢,怎麼搞到最後明明一身功夫卻落的一場空?心灰意冷下退出市場.若你真的金盆洗手退出市場就罷了,但是,一段時間後,人總是禁不起外在媒體營造的投資氛圍,讓你覺得這次真的不一樣了,於是乎重起操作之路.此時更加神奇的事發生了,這次剛好趕在做頭崩盤前進場,幾個月後某一天當你發現不對時, 為時已晚.

 

      前三段敘述的真正關鍵在於[市場是周而復始的多空循環],而一般人完整歷練過的不多(一個循環通常7-8年),所以通常見樹不見林.長達7-8年的時間中,至少1680以上的交易日,期間伴隨著多頭,空頭,盤整.這樣寫有一點籠統,稍為嚴謹的說月線,週線,日線,不同週期有不同的多頭,空頭,盤整.世界上沒有人可以每天獲利,也就是說沒有操盤法(不管是主觀交易或者程式交易)可以應付不同情勢的盤型或盤勢.

 

      近百年的全球金融市場孕育出的大師,有出回憶錄的或教科書的全部都是經歷過多頭,空頭,盤整.的循環,,在他們傳述中,你找不到任何一位告訴你要”把握”任何的行情走勢,幾乎一面倒的告訴你[賺你該賺的錢],行情不是你擅長的時,不必趕到沮喪.國內當沖交易界的名人自由人的做法也是如此.

 

      今年初,分別有2位朋友向我請益該如何操作期指?我請他們参考黑馬老大2014年免費講座中的[終極均線三法].然而今年至今,這個操盤法被修理得很厲害.我基於關心立場,便個別詢問了他們.S先生(大學同窗)說他一直照表操課,不過真的損失超過他的預期,他便停手了.L小姐(先前上股票課程的同學)表示她按照訊號操作,一樣被來回掃蕩失血.L小姐接著問我說:連續被市場修理,難道不能修正調整因應當下的盤勢嗎?我聽了之後,心中為之一震,她為什麼會這樣想?接下來,我用她懂的方式和他說明.

 

       移動平均線是技術分析之母,當它運用在指數型或股票,最正統的策略是順勢突破操作.當然中間會遇到來回洗盤掃蕩,獲利回吐(或者像你一樣進場馬上遇到未賺先賠)都必須接受,因為這是多空循環的過程,時間多久?沒人知道.但是確定的是當移動平均線的斜率連續一致變大後, 你將享受豐厚的報酬,且經歷多空循環後是正期望值.現在的盤勢仍在區間震盪,(所以這個策略表現差),你若想要調整均線策略,賺取利潤,那就會違背設計移動平均線的邏輯.不是不能調整,重點在違背長期獲利的基礎背道而馳.

 

      L小姐接著說:趨勢盤使用順勢策略,盤整盤切換逆勢策略.我聽了只告訴她:說的容易,實際上是有困難的.(應該說99.99%做不到).為何呢?區間內做逆勢價差,當突破一邊時,立即停損反向作順勢單(一般人心理很難果決的切換,因為必須先停損),萬一是假突破拉回區間,那你是否應該立即停損在反向做逆勢單?行情若是走收斂型態,那來回受傷的恐怕比現在作順勢單更嚴重.

 

      所以不管盤勢如何,若你先前有效的操盤法(再強調一次:要經過7年以上的歷史回測或實戰獲利實單), 因為過去2005年, 2013年都可以渡過,代表在台指上處理盤整問題,已經處理差不多了. 新的可能方式沒有明確出現之前,輕易調整  會全盤過去否定一切,此時不宜隨意的放棄.如果連2005年, 2013年可以渡過的處理方式還無法克服,那真的就只有換商品或者換市場處理了.再好的東西都有個極限,始終也存在風險,沒風險就不叫交易了,只是風險經過歷史比較,我們如何取捨罷了.有時甚至根本只是市場循環一部分,你看自由人, 行雲流水他們如果是直接否定過去一切重新想新方法的話,他們就不會去交易海外商品,也不會有黑暗時期了.

 

      不過縱使你把交易範圍擴散到海外各種期貨,處理到某種程度時,還是會在一次遇到類似問題.例如2012年,2013年全球指數幾乎都在盤整,那時候國外許多過去每年獲利超高的對沖基金,私募基金,在那兩年 超出過去所預期的賺不到錢,甚至出現年報酬虧損2012年,2013年左右範本,是期貨私募,對沖基金,避險基金有史以來報酬最低的幾年.情況就跟我們目前面對台指很像,只是他們也是全球交易,當面對全球市場真的沒甚麼波動時,縱使大型對沖基金也無法克服.

 

      今年以來市場上依然有人大賺 ,其實真的不必羨慕他們, 秉持著[賺你該賺的錢]的精神和做法, 不要去追逐看的到吃不到的利潤,在訓練或經驗不夠時,你的精神及財產的損失將高於現在.黑馬老大已經將市場真實面貌,實戰精華告訴我們了. 此時的你應該聚焦既有的工具,等待市場的訊號,而不是找市場的”聖杯”.